打開高空作業平臺
高空作業平臺“卷軸”高空作業平臺的發源與啟用,可以追溯至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的北美地區。當時,在北美的農場,類似目前車載式 高空作業平臺的產品被應用于果園水果采摘。
隨著這種車載式 高空作業平臺優越性的日益凸顯,它漸漸被各行業認識和廣泛使用。但是,隨著應用范圍的拓寬,在某些場合,這種車載式產品卻暴露了一些短處,例如其龐大的體積和尺寸,難以適應狹小的工作場地,高速驅動功能在這些狹窄區域內形如雞肋。另外,以往老式的車載式產品,其配置的液壓穩定器一旦出現故障,整個機器將無法使用。這些都使產品的工作效率大打折扣。
為滿足市場需求,上世紀60年代中后期,一種新的產品—自走式遙控高空作業平臺問世。正是從這種新型產品誕生起, 高空作業平臺領域開始了飛速成長,也正是從此開始,全球 高空作業平臺開始向系列化方向發展。
由于自走式遙控高空作業平臺的結構、生產工藝較為簡單,大量經過改進的不同款式的此類 高空作業平臺產品涌入了美國市場。隨著這種產品的普及,一些新的矛盾又出現了,在一些特殊場合,如石膏工藝、鉛工業、帶電作業以及消防救援等領域,人們迫切需要一種更加小巧、輕便的產品。因此,剪式 高空作業平臺應運而生。由于大多采用電動設計,機身比自走式 高空作業平臺小巧,剪式 高空作業平臺在狹小的空間都能自如運動,甚至在一些易碎的地面和有承重限制要求的地面也可以使用。相對于其他類型的高空作業平臺設備,目前,剪式 高空作業平臺的需求仍處于蓬勃發展態勢,其在租賃行業占據的比率已達到60%。
發展至今, 高空作業平臺產品系列已趨于完善,目前,全球 高空作業平臺形成了剪式、自行式、車載式、桅柱式、套缸式以及曲臂式等完整的系列,可以滿足不同場合、工況的需求。
高空作業平臺笑傲發達地區
在歐美地區, 高空作業平臺的發展及普及程度讓人嘆為觀止。無論是在市政施工、建設工地、工業企業還是私家庭院、酒店寓所, 高空作業平臺的身影隨處可見。
就在中國的近鄰—日本,多年來, 高空作業平臺市場早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。2007年,日本 高空作業平臺銷量達15128臺,較2006年同比增長30.4%。2008年,這種勢頭依然蔓延。
在這些市場的帶動下,全球 高空作業平臺市場從2002年以來,一直保持著30%-40%的增長,其中亞太區的增幅一直維持在25%。目前,全球 高空作業平臺市場總規模已達到60-80億美元。
巨大的市場需求和成長空間,為企業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。作為全球第三大工程機械制造企業,特雷克斯公司近一半的營業利潤來自于 高空作業平臺業務。而全球 高空作業平臺領域另一位領導者—歐歷勝,也在這場“機遇”中飛奔式成長。2007年,歐歷勝集團營業額達到9.46億美元,較2006年的5.97億美元,增長了58.5%。
高空作業平臺市場因何發展迅速?它到底憑借什么笑傲歐美、日本這些發達國家和地區?
“ 高空作業平臺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安全性高。另外, 高空作業平臺具有高效的生產力。在 高空作業平臺上,單人就能輕松操控機器平臺移到自己想要的理想高度。”談及 高空作業平臺的優勢,Bernie Kiekebosch先生說道,“除產品的優越性外, 高空作業平臺的發展離不開成熟的租賃市場。目前,像美國、澳大利亞、英國、日本以及德國等國均擁有成熟的租賃市場,80%的 高空作業平臺產品由生產商出售給租賃公司,只有20%的直接出售給終端用戶。”
打破中國用戶思維“堡壘”
當問及中國 高空作業平臺市場的發展情況及前景時,Bernie Kiekebosch先生頗為興奮。他告訴記者,目前中國最大的 高空作業平臺租賃公司只有200臺左右的升降設備,與美國最大的租賃公司擁有的73555臺升降設備相比,相差甚遠。從中可以看出中國市場有著巨大的潛力,我們堅信在未來5-6年內,亞洲的 高空作業平臺市場可以像歐洲市場一樣繁榮。
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,勞動力成本的逐漸提高,安全生產意識的增強,機械化、安全化施工理念將在中國不斷普及。
“目前,中國正處在經濟騰飛的時代,在基礎建設飛速發展的帶動下,我們對中國 高空作業平臺租賃業務充滿信心。”對 高空作業平臺在中國的發展,Bernie Kiekebosch先生表示。
蘇州邦倷升降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是集設計-制造-銷售-安裝-售后服務于一體的現代化技術型生產企業。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“品質為本,客戶至上”的經營理念,以國際頂尖品牌為標桿,不斷開拓創新,積極進取,著力塑造邦倷升降機械的品牌形象。


